我要捐赠
捐赠故事

“世纪流芳”之曾江水篇: “用识孝思 更多其义”

发布时间:2021-01-14  

“世纪流芳”之曾江水篇:

“用识孝思 更多其义”

1610613072(1).png 

“曾君江水,为尊者寿,慷慨相助图书,以富范畴题署,用识孝思,更多其义,勒石缀辞。中华民国二十年六月,厦门大学建立”。

由陈嘉庚先生亲笔书写的大字,镌刻进白色花岗岩石碑,镶嵌在厦门大学群贤主楼廊厅侧壁上,用以铭记著名爱国华侨曾江水先生慷慨襄助厦门大学教育事业的善心善举。该石碑与表彰黄奕住先生助学义举的碑刻左右呼应,分列两边,足见当事人在“厦大人”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世纪20年代末期至30年代,受经济危机影响,陈嘉庚先生支持厦大建设的资金出现短缺,学校经营困顿,曾江水先生毅然伸出援助之手,对陈嘉庚先生爱国兴学的壮举给予坚定支持。这份爱国爱乡、兴资助教的拳拳大爱,“厦大人”永铭心间,代代传扬。

播种橡胶,成马六甲首富

3曾江水.jpg

曾江水先生(1870~1941年),字右甘,祖籍福建厦门,出生于隶属马来西亚的世界航运枢纽马六甲。19世纪末,曾江水先生在马六甲开设“承龙发”号,经营橡胶业,随后投资马六甲武吉亚沙汉和新加坡杨厝港,种植3000英亩树胶。树胶引种成功之后,种植扩展到芙蓉和彭亨两州。20世纪20年代,因为橡胶制品被广泛运用,树胶种植业得到蓬勃发展,曾江水先生的资产迅速增长,一跃成为马六甲地区首富。

心念祖训,倡办华文教育

1600312895(1).png

曾江水先生在创办实业、发展企业的同时,热心公益事业,在海外大力倡办华文教育。1912年,他捐赠1.75万元创办马六甲培风学校,从创办小学起步,之后增办中学。1935年,该校与培德学校、平民学校两所华侨学校合并,仍以“培风”作为校名,至上世纪90年代,该校依然是马来西亚最大华校之一。曾江水先生还于民国8年捐款50万元用作仰光华侨中学购地款,为该校创办奠定坚实基础。此外,他还捐助新加坡华侨中学、马六甲中华中学等多所学校。曾江水先生深知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大力支持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教育事业,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继承和传播提供力所能及的扶持。

情系故土,捐资救危扶困

1600312961(1).png

作为卓有建树的企业家和华侨贤达,乐善好施的曾江水先生蝉联多届马六甲中华商会会长,对华人华侨企事业发展和祖籍故土公益事业进步多有饶益。他身居海外,不忘家乡,热心桑梓,厦门中山医院的创办便凝聚着其爱心捐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还带头购买战时公债,呼吁华侨、马来人、印度人共同支援中国抗战,勇力捐款捐物,筹赈中国伤兵、难民,为救助苦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慷慨输将。

捐资厦大,支持学校图书

LZMTQDQHQ26]B17]5M)}{)O.png

图/厦门大学馆藏校史资料记载曾江水先生捐赠事宜

30年代初,因世界经济危机冲击,陈嘉庚先生供给厦门大学的经费受到严重影响,曾江水先生捐赠巨款,纾解时困。厦大校史资料记载:“民国十八年,南洋华侨曾江水先生捐资助本校图书馆建设费叻银十五万元,设备费三万元。”时任校长林文庆先生在1931年8月为杨希章编著《厦门大学图书目录》所撰序言中说:“禾山曾厝曾江水先生,因为要纪念他的父亲范畴先生起见,数年前慨允捐助叻洋18万元,为建筑范畴图书馆经费,截至现在,已陆续汇到国币9万元左右,这一点,尤其是在本校董事和同人所应当表示感谢不置的。”1933年至1937年,曾江水先生被礼聘为厦门大学荣誉董事,他献智献力,为厦门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曾江水先生携家眷回到祖国,定居重庆,抗战胜利前夕,因病逝世。虽然出生于南洋,成就事业于海外,但他身上流淌的始终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他为祖国的教育和民族的振兴慷慨捐输,竭尽所能。他兴学救国的抱负和兼济天下的实践,感动着厦大师生,激励着中华儿女,永载史册,代代流芳。

 

 

 



 

                                                                                                                                       (综合整理/宋柳锐、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处)